植物靠什么长大

植物生长的三要素是 光照、空气和水,这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础。

植物营养三要素是 氮、磷、钾 。植物的元素组成植物的组成十分复杂。一般新鲜植株含有75%~95%的水分,5%~25%的干物质。如果将干物质燃烧,其中的碳(C)、氢(H)、氧(O)、氮(N)等元素以二氧化碳、水、分子态氮和氮的氧化物形式跑掉,留下的残渣称为灰分。因此,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除碳、氢、氧外,可以分为氮及灰分元素两大类。

到目前为止,已发现植物内化学元素大约有70多种,但是,这些化学元素在植物体内含量不同,而且所含的这些元素不一定就是植物生长必需的。有些元素可能是偶然被植物吸收,甚至还能大量积累;反之,有些元素对于植物需要虽然极微, 然而都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。 关于研究植物的必需营养元素,1939年Arnon 和Stout提出了高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三条标准:1.如缺少某种营养元素,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活史;2.必需营养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他营养元素所能代替;在其缺乏时,植物会出现专一的、特殊的缺互症、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,才能恢复正常、3.必需营养元素直接参与植物代谢作用,例如酶的组成成分或参与酶促反应。根据以上三条原则,确定了以下16种高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;碳(C)、氢(H)、氧(O)、氮(N)、磷(P)、钾(K)、钙(Ga)、镁(Mg)、硫(S)、铁(Fe)、锰(Mn)、锌(Zn)、铜(Cu)、钼(Mo)、硼(B)、氯(Cl)。虽然所有高等植物已确定需要上述的16种营养元素,但需要量之间差别很大,一般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。

有益元素: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分析化学技术的发展,在16种必需营养元素之外,还有一类营养元素,它们对某些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作用,或为某些植物在特定条件下所必需,但限于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,还没有证实它们是否是高等植物普遍所必需,人们称之为有益元素(Beneficialelement),其中主要包括硅(Si)、钠(Na)、钴(Co)、硒(Se)、镍(Ni)、铝(Al)等。

有益元素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可分为两种类型:第一种是该元素是某些植物种群中特定的生物反应所必需,例如钴是根瘤固氮所必需的;第二种是某些植物生长在该元素过剩的特定环境中,经过长期进化后,逐渐变成需要该元素,例如甜菜对钠,水稻对硅等。

此外,钴、硒等元素是动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,为了满足动物的需求,首先应在植物体内保持有一定的含量。在必需营养元素中,碳、氢、氧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、水,而其它元素几乎全部来自土壤。只有豆科植物可固定空气中的氮气,植物叶片也能从空气中吸收一部分气态养分,如二氧化硫等。

由此可见,土壤不仅是植物生长的介质,而且也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矿质养分的主要供给者。实践证明,土壤有效态养分元素的含量对植物生长有明显影响。人们相信,由于分析技术,尤其是化学药品的纯化技术的不断改进,有可能使植物体内许多含量极低的一些化学元素,进入必需营养元素的行列,也有可能再发现一些新的必需营养元素。植物营养“三要素”氮、磷、钾植物所需的营养三要素。

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,制造养料,进行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的重要器官。叶主要着生于茎节处,芽或枝的外侧,其上没有芽和花(偶有,也是由于花序轴与叶片愈合形成而不是叶片本身固有的,如百部),通常含大量叶绿素,绿色片状。

一片完全的叶有三个部分组成,即叶片、叶柄、托叶。叶片为光合作用的主体;叶柄作为叶片的支持物连接叶片与茎节;托叶为叶柄基部两侧的附属物,在叶片幼小时,有保护叶片的作用,一般远较叶片为细小。这三部分构成了一片完全的叶,但在我们所常见的植物中,它们的叶并非都具有这三者,不乏缺一、二的,最多是缺少托叶,其次是缺少叶柄。有趣的是还有缺少叶片的,如相思树,除幼苗时期外,全树的叶均无叶片,只剩下扩展成扁平状的叶柄。有些单子叶植物的叶片基部扩大成叶鞘,并具有叶耳、叶舌等附属物,如禾本科植物的叶

1.叶片

叶片是叶的主体部分,通常为一绿色扁平体,两侧对称,有背腹之分。在叶片上有许多可供我们识别植物的特征,除了叶形、叶尖、叶基、叶缘以外,我们还应注意在叶片上的一些附属物,特别是各种形态的毛被。某些植物叶片的叶肉中有许多透明的油点,如芸香科植物都有这个特点,其中不同的种,它的油点大小,分布疏密均有所差异;有些植物的叶肉中则生有不透明的黑点;有些在叶片背面覆盖上一层白粉;有些在背面密被一片亮晶晶的小珍珠状的腺体。更多的是在叶的两面或仅在背面生有各种毛被,如柔毛、茸毛、硬毛、刺毛、鳞片状毛,或者有分枝的向四面辐射的星状毛等等。也有许多植物的叶片是光滑无毛、无任何附属物的。叶的大多数内部组织分化成富含叶绿素的薄壁组织,使叶呈现绿色。在叶的薄壁组织之间分布着维管束,称为叶脉。叶脉起着支持叶片伸展和输导的作用。

2.叶柄

叶柄是叶片与茎的联系部分,位于叶片的基部,上端与叶片相连,下端着生在茎上。叶柄通常呈细圆柱形或扁平形或具沟漕。不同的植物,其叶柄的形状、粗细、长短都有所不同。有些叶柄长达一米以上,如棕榈;有些叶柄很短,近乎无柄,如金丝桃;有的叶柄极粗壮,如白菜;有些叶柄细长并能卷缠它物,如女萎;有些叶柄局部膨大成气囊,如水葫芦。有的叶柄基部形成膨大的关节,称为叶枕,可以调节叶片的位置和休眠运动,如含羞草;有的叶柄基部或全部扩大成鞘状,称为叶鞘,如伞形科植物叶的叶鞘;有些植物的真叶退化,叶柄特化成叶状称为叶状柄,如金合欢属植物;有些植物的叶没有叶柄,叶片直接着生在茎上,称为无柄叶。有些无柄叶植物的叶片基部包围在茎上,称为抱茎叶,如苦荬菜。如果无柄叶的基部或对生无柄叶的基部彼此愈合,似被茎所贯穿,则称为穿茎叶或贯穿叶,如元宝草。少数植物叶柄的着生方式很奇特,不是长在叶片基部,而是长在叶片背面中央,好像一把撑开雨伞的伞柄,这种称为盾状着生,如莲、千金藤。在同种植物中,当叶片长成后,叶柄的形态变化是不大的,长短虽有所不同,但总在某一幅度之内,因此,有时也用叶柄作为识别植物的特征之一。

3.托叶

托叶是大家所不注意,也不熟悉的部分。它通常着生在叶柄基部两侧,成对生长,也有着生在叶柄与茎之间。托叶的形状、大小因植物种类不同差异甚大,一般较细小。但托叶在区别各种植物中,常常是一个很重要的依据,比叶柄还显得重要些,在同一种植物的不同个体中,托叶的有无是极为一致的,其质地、形态也不会有多少变化。因此,对这小小的托叶我们要予以足够的重视。

在有些植物中,托叶的存在是短暂的,随着叶片的生长,托叶很快就脱落,仅留下一个不为人所注意的着生托叶的痕迹,这种情况称为托叶早落,如石楠的托叶。在托叶早落的植物中,有些托叶长成笔套状,套在顶芽上,当叶片长大托叶早落后,在幼枝上留下一个环状的痕迹。这个痕迹称托叶环,如玉兰、荷花玉兰的幼枝上即有许多托叶环,这个识别某些植物的重要依据。有些植物的托叶,能伴随叶片在整个生长季节中存在,这种情况称为托叶宿存,如茜草、龙芽草,在其叶柄基部有一对很大的托叶始终存在。也有些植物的托叶变得很细小,成针刺状,如六月雪的托叶即如此。有些植物的托叶变成薄膜状,包围在茎节的外面,这种托叶称为鞘状托叶,如桅子、水蓼。有的托叶还会演变为卷须,如菝葜,其托叶上端两侧变为两条细长的卷须,用以攀援它物,托叶除了早落、宿存两种情况外,还有第三种情况,那就是托叶根本不存在。在叶的生长过程中,托叶完全退化了,连痕迹也看不到。没有托叶的植物是相当多的,而且很一致的出现在许多大类群的植物中,因此,托叶的有和无,早落或宿存、大小和形态、质地以及托叶与叶柄结合的程度等等,都是识别植物中不可忽视的特征。

摘自网络

(1)

猜你喜欢

发表回复

本站作者才能评论

评论列表(3条)

  • 陌颜幽梦的头像
    陌颜幽梦 2025年10月28日

    我是奥斯号的签约作者“陌颜幽梦”

  • 陌颜幽梦
    陌颜幽梦 2025年10月28日

    本文概览:植物生长的三要素是 光照、空气和水,这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础。 植物营养三要素是 氮、磷、钾 。植物的元素组成植物的组成十分复杂。一般新鲜植株含有75%~95%的水...

  • 陌颜幽梦
    用户102809 2025年10月28日

    文章不错《植物靠什么长大》内容很有帮助

联系我们:

邮件:奥斯号@gmail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