蜡烛燃烧变短它跑到哪里去了

吹灭蜡烛,你在灯芯上方看到白色烟雾(蜡烛蒸汽凝结所致的颗粒物),闻到(蜡烛气味)。蜡烛燃烧变短(蜡烛与空气中氧气化学反应,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汽,散发到空气中去了)。

化学反应是指分子破裂成原子,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生成新分子的过程,称为化学反应。在反应中常伴有发光发热变色生成沉淀物等,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化学反应的依据是反应是否生成新的分子。

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反应。

扩展资料:

化学反应的反应条件

指化学反应所必须或可提高反应速率的方法,如:加热(△)、点燃、高温、电解、通电(电解)、紫外线或催化剂等。

反应速率

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是相关受质浓度随时间改变的的测量。反应速率的分析有许多重要应用,像是化学工程学或化学平衡研究。反应速率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:

反应物浓度:如果增加通常将使反应加速。

活化能:定义为反应启始或自然发生所需的最低能量。

愈高的活化能表示反应愈难以启始,反应速率也因此愈慢。

反应温度:温度提升将加速反应,因为愈高的温度表示有愈多的能量,使反应容易发生。

催化剂:催化剂是一种通过改变活化能来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。而且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不会破坏或改变,所以可以重复作用。

反应速率与参与反应的物质浓度有关。物质浓度则可透过质量作用定律定量。

化学平衡

根据吉布斯自由能判据,当ΔrGm=0时,反应达最大限度,处于平衡状态。化学平衡的建立是以可逆反应为前提的。可逆反应是指在同一条件下既能正向进行又能逆向进行的反应。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都具有可逆性,都可在不同程度上达到平衡。

从动力学角度看,反应开始时,反应物浓度较大,产物浓度较小,所以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。随着反应的进行,反应物浓度不断减小,产物浓度不断增大,所以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,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。

当正、逆反应速率相等时,系统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,反应达到了平衡。

19世纪50-60年代,热力学的基本规律已明确起来,但是一些热力学概念还比较模糊,数字处理很烦琐,不能用来解决稍微复杂一点的问题,例如化学反应的方向问题。当时,大多数化学家正致力于有机化学的研究,也有一些人试图解决化学反应的方向问题。

这种努力除了质量作用定律之外,还有其他一些人试图从别的角度进行反应方向的探索,其中已有人提出了一些经验性的规律。

百度百科--化学反应

蜡烛燃烧后变短是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,还有少量的灰烬,二氧化碳和水蒸汽都扩散到空气中,所以蜡烛燃烧后变短。蜡烛燃烧时,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。在氧气瓶中燃烧现象为火焰明亮发出白光,放出热量,瓶壁有水雾出现。点燃蜡烛,在蜡烛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5分后迅速倒转烧杯,发现烧杯内壁变模糊有水珠生成,说明蜡烛燃烧生成水。

扩展资料

燃烧火焰:

火焰锋面在可燃混合物中的传播形成燃烧波。燃烧 波的传播有两种方式:一种为正常燃烧,是通过热量传递使未燃气体温度升高而引起燃烧,或由于活性中间物质扩散到未燃气体中引起反应而燃烧。

正常燃烧典型的火焰速度约50厘米/秒,常压下火焰厚度为数毫米,燃烧在燃烧波内完成。通常的燃烧设备和喷气发动机内的燃烧即属此类。

另一类为爆震(又称爆轰),是靠极薄的激波 传播的,波面两侧压力和温度可相差十倍,甚至更多,使可燃物在激波后的燃烧区迅速完成反应。爆震的传播速 度可达每秒2?5千米(气体爆炸物)或8?9千米(固体和液体爆炸物),因而具有很强的破坏力。

百度百科--蜡烛

(2)

猜你喜欢

发表回复

本站作者才能评论

评论列表(3条)

  • 问丝的头像
    问丝 2025年10月27日

    我是奥斯号的签约作者“问丝”

  • 问丝
    问丝 2025年10月27日

    本文概览:吹灭蜡烛,你在灯芯上方看到白色烟雾(蜡烛蒸汽凝结所致的颗粒物),闻到(蜡烛气味)。蜡烛燃烧变短(蜡烛与空气中氧气化学反应,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汽,散发到空气中去了)。化学反应是指...

  • 问丝
    用户102705 2025年10月27日

    文章不错《蜡烛燃烧变短它跑到哪里去了》内容很有帮助

联系我们:

邮件:奥斯号@gmail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